在躁動不安中的領導(二)

harmony-1229893_1920.jpg

◎呂慶雄

相對2014年,2019年信徒群體退群、unfriend的情況更為嚴重,甚至平時甚少就時事表態的人也發出仇恨言論。我們都躁動不安!

今日,不少人都急於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或想推倒對方,證明對方見解有誤。這些爭論不會帶來共識,只會破壞關係。資訊紛亂,各人按自己立場、喜好篩選信息,然後在群組內發放,意圖改變別人,自己卻慢慢跌入盲點而不自知。

先安靜,才能冷靜分析形勢。這是一般政商界領袖面對逆境的要訣,基督徒更應培養此習慣。

人安靜下來,才可有足夠的心靈空間容納異見。當我批評別人被誤導,是因為自覺掌握著最準確的資訊,自己判斷力強。當我認為別人思想極端,是因為我確信自己中立客觀。當我批評他人行為激進、情緒化,是因我自覺客觀、理性。當別人因我的言論退群,那是對方心胸狹窄……此刻若能停下來,重新檢視自我所認知的是否屬實,那便是極為寶貴的自省能力。

作為領袖,我們的責任是帶領跟隨者回應處境、解決問題、走出谷底,在過程中篩選與整合資訊、感受,以及重新確認從神而來的領受。

請安靜,回歸神的話,從祂的角度看今日,再思想:我為甚麼感到憤怒?我為何感到哀傷?為了甚麼人、甚麼事而感到沮喪?這些感受如果反映了我所愛、所信、所堅持的,那又是些甚麼?

看看希伯來詩人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我從前與眾人同往,

用歡呼稱讚的聲音

領他們到上帝的殿裡,大家守節。

我追想這些事,

我的心極其悲傷。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

為何在我裡面煩躁?

應當仰望上帝,因他笑臉幫助我;

我還要稱謝他。(詩四十二4-5

作為領袖,詩人憂悶是因為國破家亡,每當追想從前都悲從中來。從前他帶領民眾敬拜,如今看似再無機會。詩人坦誠面對自己的感受,要發現那憂悶的由來。結果,他知道惟有相信那位信實的神才有真正的盼望: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

為何在我裡面煩躁?

應當仰望上帝,因我還要稱謝他。

他是我臉上的光榮,是我的上帝。(詩四十二11

面對逆境,領袖的情緒管理尤其重要,不是說領袖不能表達情緒,而是要找合適的方法,重述故事是方法之一。我們可透過個人安靜或與人傾談,重構自己的故事,檢視自己所重視的人和事,從而反思自己的真正目標是甚麼,讓生活重回正軌。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思想方式是自我麻醉,是的,若這方式只保留我們美好的感覺而沒有坦誠面對成與敗,無法從錯誤中成長,這就是自我麻醉。但從另一角度看,若現實再沒有出路,換個思想角度,或能助我們走出思想的死角,是新的轉機。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