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複雜多變中作決定

decision-4083469_1920
Image by mohamed Hassan from Pixabay

◎呂慶雄

面對危機,在沒有專家意見,也沒有數據可供參考下,如何作合宜決定?

今日作決定之難,在於:

1. 不是缺乏資訊,而是資訊真假難分。

2. 就算你已掌握了準確的資訊,但你的同工/下屬/受眾等確信那些虛假消息(fake news),令你寸步難移。

3. 時局與社會環境變幻莫測,來得太快也太複雜。

4. 一天已太長,沒有足夠時間深入分析及諮詢專家意見。

5. 有立場想表達,但又不想面對衝突及反對的聲音。

於是便被批評為議而不決,又或沒有立場。若沿用權威式領導來作決定,即使非常強調順服的傳統教會,也難有成效。在今日複雜多變的時局中,究竟如何可作決定?

作決定這門學問,傳統上有兩大方向:純理性分析或憑直覺(聖靈感動?)作判斷。

若能有充裕的時間及掌握較全面的資訊,作理性分析應是較穩妥的。當然,平時亦要下功夫、做功課,與相關人士多傾談,否則「書到用時方恨少」。

如果你要解決的問題不是迫在眉睫,可考慮使用像「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這類已發展多年的系統及軟件。可取之處是細緻分析每一個環節,包括定義問題、重訂優先次序、訂定替代方案、配對資源,以及以數據衡量績效等。當然,一般教會與中小型機構不需要如此複雜的系統,參考其框架已足夠。

至於在關鍵時刻,在沒有充份資訊,又或正反意見相若下,憑直覺決定並非罕見。如果把聖靈感動也納入「直覺決定」的範圍,過往在信徒群體中,先禱告,後決定也屬這類。

有論認為憑直覺作判斷並非純感性、非理性的決定,而是大腦在經年累月的訓練後,得出的「自然反應」。在類似的環境或活動累積多年經驗後,便能憑直覺作決定。就如在很熟悉的公路上開車回家,不須經太多思考已知道有多少可行的路線。

以直覺決定也不是沒有理性依據,只是在作關鍵決定時不完全依靠數據。早在2003年出版的The Power of Institution: How to Use your Gut Feelings to make Better Decisions at Work一書已指出,智能科技可使人變蠢(Smart technology can make us stupid),因此,我們也不能過度依靠資訊作判斷。

面對複雜多變的時局,平時有做功課,多了解問題徵結所在,相對來說較易作合宜的決定。若應用在信徒群體,也許我們不要只把「禱告尋求」放在口邊,而是認真地以禱告與思考並行,雙線培育直覺判斷,以便在關鍵時刻能作合宜回應。

 

進深閱讀:

1. Saaty, Thomas L. Decision Making for Leader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or Decision in a Complex World. Pittsburg: RWS Publishing, 2012.

2. Klein, Gary. The Power of Intuition: How to Use your Gut Feelings to make Better Decisions at Work. New York: Doubleday, 2003.

3. Gary Klein較新著作,也是很好的參考:Seeing what Others Don’t: Remarkable Ways we gain Insights. London: Nicholas Brealey Publishing, 2014.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