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修例運動與教會牧養」問卷調查報告2.0

church-1509585_1920
Image by Markus Spiske from Pixabay

◎伯特利神學院柏祺城市轉化中心、福音證主協會、領導力培訓學院

就近日「反修例」運動帶來的影響,福音證主協會、伯特利神學院柏祺城市轉化中心和領導力培訓學院在十月中,透過網上問卷調查,了解信徒對教會的回應、他們的期望以及個人回應等。初步結果已於十二月中公佈。

今次量性問卷調查主要由信徒角度去了解教會回應的實況及信徒的期望。研究結果顯示在教會回應的層面上,教會愈多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提供輔導服務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能預測到對教會滿意程度愈高。就教牧焦點小組的結果分析,教牧亦認為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是「羊在哪裡,牧者也在那裡」(pastoral presence),與肢體同行的表現。今次問卷使用雪球抽樣法(snowball sampling),透過神學院、機構和個人網絡發放,為期約兩個星期(二〇一九年十月十至廿四日)。今次研究的限制是參加者由較多民主派(約80%)和年輕的信徒組成,可能未能反映具代表性的教會實況,亦不代表香港實際信徒分佈現況。

我們就著問卷所收集信徒填寫其教會回應、他們對教會就事件回應的滿意度作線性迴歸分析,並比對問卷參與者的背景資料,找出能預測參加者對教會的滿意度之教會回應變數。迴歸分析發現,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提供輔導服務,是預測問卷參與者對教會滿意程度的兩個最主要元素。以下結果是以調查中恆常返教會的3,398人的回應作統計分析。

所屬教會回應對受訪者滿意教會程度的預測(以政見背景作分析)

政見背景

百份比

對教會滿意程度
(Max=10)

Top 1 Predictor
(最能預測的項目)

Top 2 Predictor
(第二項最能預測的項目)

Top 3 Predictor
(第三項最能預測的項目)

本土派/
激進民主派

15.7%

4.96**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提供輔導服務
溫和民主派

65.3%

5.52**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提供輔導服務
中間派/
無政治傾向

11.4%

6.30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負面相關) 提供輔導服務 舉行祈禱會
親中派/
建制派*

1.4%

6.00

/

/

/

不適用

6.2%

5.73

提供輔導服務 舉行祈禱會

/

**p<0.05,滿意程度顯著較低
*親中派/建制派組別人數較少,所以未能有數據上顯著的預測

所屬教會回應對受訪者滿意教會程度的預測(以年齡作分析)

年齡 百份比

對教會滿意程度*
(Max=10)

Top 1 Predictor

Top 2 Predictor

Top 3 Predictor

18-29

25.5%

5.46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30-39

25.5%

5.40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40-49

25.7%

5.59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舉行祈禱會
50-59

18.5%

5.68

提供輔導服務 在團契小組中就事件討論和分享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60或以上

4.8%

5.90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

/

*沒有組別間的分別

所屬教會回應對受訪者滿意教會程度的預測(以教育程度作分析)

教育程度 百份比

對教會滿意程度*
(Max=10)

Top 1 Predictor

Top 2 Predictor

Top 3 Predictor

中學或以下

10.8%

5.70

舉行祈禱會 提供輔導服務

/

專上非學位

13.6%

5.53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安排講座或與信徒一起參與講座
學士

48.9%

5.55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碩士或以上

26.8%

5.46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舉行祈禱會

*沒有組別間的分別

所屬教會回應對受訪者滿意教會程度的預測(以性別作分析)
性別 百份比

對教會滿意程度
(Max=10)

Top 1 Predictor

Top 2 Predictor

Top 3 Predictor

男性

35.8%

5.39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女性

64.2%

5.62*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p<0.05, 滿意程度顯著較高

所屬教會回應對受訪者滿意教會程度的預測(以信主年日作分析)

信主年日 百份比

對教會滿意程度*(Max=10)

Top 1 Predictor

Top 2 Predictor

Top 3 Predictor

0-5年

4.7%

6.00

提供輔導服務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

6-10年

14.3%

5.63

提供輔導服務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11-15年

19.5%

5.51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16-20年

17.1%

5.53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20年

44.4%

5.48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沒有組別間的分別

所屬教會回應對受訪者滿意教會程度的預測(以教會人數作分析)

所屬教會人數 百份比

對教會滿意程度
(Max=10)

Top 1 Predictor

Top 2 Predictor

Top 3 Predictor

50以下

3.0%

5.46

/

/

/

51-100

10.5%

5.59

提供輔導服務 教牧親身前往集會或遊行現場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101-200

22.3%

5.61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安排講座或與信徒一起參與講座 提供輔導服務
201-500

25.9%

5.62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約見不同立場弟兄姊妹面談
501-1000

12.2%

5.56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

1001-2000

9.3%

5.83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舉行祈禱會
>2000

16.8%

5.14*

舉行祈禱會 在講道中提及或教導信徒如何回應 提供輔導服務

*p<0.05,多於2000人教會滿意程度較低

本報告就不同信徒的背景,分析他們對教會回應的期望,結果反映他們一致期望教會舉行祈禱會提供輔導服務為主。由於研究結果指向講道輔導為最重要的教會回應元素,我們就這兩項回應作了進一步的分析,以了解不同背景的問卷參與者對教會的回應,跟對教會滿意程度的關係。其中較顯著的,是當所屬教會講道很少/從不提及(反修例事件),或很少/從不提供輔導,18-29歲及30-39歲兩個群組對教會的滿意程度顯著比其他年齡組別低。

年齡

所屬教會講道經常/有時提及

所屬教會講道很少/從不提及

N=2,227

對教會滿意程度
(Max=10)

N= 1,132

對教會滿意程度
(Max=10)

18-29

 27.3%

6.25

21.8%

3.50*

30-39

26.4%

6.24

23.4%

3.56*

40-49

25.2%

6.38

26.9%

4.15

50-59

16.8%

6.41

21.7%

4.58

60或以上

4.2%

6.66

6.1%

4.86

組別間的分別

沒有年齡組別間的分別

18-39
比其他年齡組別低

*p<0.05
**部份受訪者未有回答此問題,故總數與上述項目不同

年齡

所屬教會經常/有時提供輔導

所屬教會很少/從不提供輔導

N=1,333

對教會滿意程度
(Max=10)

N= 1,337

對教會滿意程度
(Max=10)

18-29

29.2%

6.49

23.3%

3.92*

30-39

26.3%

6.51

26.1%

4.07*

40-49

23.5%

6.69

26.3%

4.43

50-59

16.6%

6.62

19.1%

4.64

60或以上

4.5%

6.67

5.1%

5.09

組別間的分別

沒有年齡組別間的分別

18-39
比其他年齡組別低

*p<0.05
**部份受訪者未有回答此問題,故總數與上述項目不同

除了堂會的回應和期望,問卷亦問到弟兄姊妹在個人層面上對「反修例」事件的回應。當中向上的(對上帝)回應方式包括禱告、聖經中尋求神的心意等,而橫向(社區層面)則包括參與聯署、集會/遊行等。個人向上回應愈多或橫向回應愈少,都預測到對教會的滿意程度較高。
就初步研究結果及今次進深分析所顯示,信徒主要期望教會在同行、教導及輔導上作回應。今次的研究參加者約80%為每週有穩定教會聚會的信徒,因此未能反映不穩定參與聚會或離堂會信徒的期望。對應本中心去年訪問「離堂會」肢體的研究,同樣發現「離堂會」肢體盼望在教會經歷愛與同行,以及他們懷念以往在教會有深度的講道和聖經真理的教導。兩項研究結果同樣指向講道的重要,及肢體對教牧同行的渴求,這些結果都為我們帶來牧養方向的進路。本中心亦希望進深了解肢體對講道的期望,及在這半年裡曾幫助他們的講道信息。盼望教會和肢體互相學習、了解和同行,一同在這動盪的時代中站穩,作福音和盼望的見證。

「反修例」與教會牧養情況研究系列(十二)

本文同步刊於《時代論壇》(2020.1.17)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