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透「為何」,迎接「任何」

Image by Alexas_Fotos from Pixabay

◎賴淑芬

活在複雜不安的世代,彷佛無處可逃。這個困局是人類一手造成?還是上帝藉此來引起我們的注意?我們生命劇本的導演──上帝向我們說甚麼呢?在這個大時代我們又有甚麼獨特的召命?

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是二戰時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在他的名著《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中提到自己如何能走過極端艱難的歲月,讓災難性的經歷成為生命被淬鍊的機遇,讓自己能成為別人的教師。就讓我們從他的生命故事中學習,尋回自己生命的獨特意義,預備在步近的寒冬中能堅持下去。

弗蘭克提到自己能在地獄般的環境下倖存,最關鍵的因素是找到生命的意義。那些認定生命已毫無意義、失去求生意志的營友,最後幾乎全都死了。在極端困難中,他發現人在困境中的最大任務,不再是追求歡樂或權力,而是追求意義。當我們不能改變外在環,那就要「改變自己」。弗蘭克的思想受尼采影響,認為人只要參透為何而活,就能承受任何煎熬。

二戰時,被送到奧斯維辛集中營的人,一到埗都會被剃光頭、赤裸裸地接受檢查,人再沒有名字、只有一個號碼,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惟有人最後的自由──在任何境遇中作選擇,包括態度、生活方式的自由──都不能被剝奪。生命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態度」和「選擇」。從弗蘭克的生命見證,我們就可看到人面對逆境時,仍可保留自由意志。

弗蘭克從自身經歷體會出Three Wells of Meaning。第一是追尋你的獨特使命。弗蘭克入集中營時,有關心理學研究的手稿被沒收,他發誓渡過難關後,會重寫失去的資料及出版著作。這事只有他能做到,所以他在集中營患斑疹、傷寒,瀕臨死亡的時候,他仍用廢紙記錄所遇到的事情。每個人的使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我們認定和尋找到逆境中的意義,相信它正在預備你進入獨特的使命,便可以幫我們在逆境中支持下去。

第二是看苦難能為你效力弗蘭克藉「想像」去忍受極端苦難。在集中營中,他想像自己站在一間光線充足的教室、對著一群學生,熱情洋溢地講述自己的經歷和發現,這令他渡過最艱難的時刻。或許我們在苦難中也可以客觀地問自己:「這經歷對我有何意義和價值?」正如華理克牧師(Rev. Rick Warren)教導“Every hurt has a holy purpose”,聖經也記載不少人物,因著長期面對逆境,令生命日趨成熟,能為主效力。勇敢面對挑戰、發現生命意義,能助你堅持到最後一刻。

第三是持守愛人的動力。當你發現人生不再有意義時,可找一個你愛和可以服侍的人,委身服侍他們。透過愛的神和愛你的人,你就可以忘記和超越自我。愛令我們能忍受痛苦、為愛活下去。

弗蘭克在苦難中學會了人生意義或價值,在重獲自由後,他從自己幾近絕望的經歷裡,整合和創立了「意義治療法」(Logotherapy),助人尋找生命意義,日後即或面對困苦,仍能活出獨一無二的人生。

我聽過其中一個故事:一位三十多歲的母親想自殺,被殘障的兒子攔著撿回一命。弗蘭克請她想像自己是個七十多歲、行將就木的老婦,在臨終前回顧一生:「我有兩個兒子,一個年幼時就死了,另一個是殘障的。那時若我自殺成功的話,就不能照顧殘障的兒子,他就要被送到孤兒院。他是我的親生兒子,既殘障又無助,我的責任就是儘量讓他生活美滿,讓他成為一個好人……」。說到這裡,她大哭起來。她流著淚繼續說:「我的生命可說是充滿意義,我已為殘障的兒子盡上最大的努力,帶給他幸福,我的生命沒有失敗!」這位母親就這樣尋回生存下去的意義。

當人能夠理解自己「為何」而活,就能承受得起「任何」境遇;而上帝樂意給我們「答案」。

歡迎瀏覽本人的《領袖生命事工網》http://www.leadersbedoing.net/。

內容涵蓋「屬靈領袖」、「隊工建立」和「貧窮人事工」。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