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領袖傳承」研究調查報告

drlau福音證主協會於六月十四日晚上發佈了「教會領袖傳承」研究調查報告。是項調查由香港中文大學管理學系劉忠明教授及福音證主協會副總幹事(培訓與拓展)呂慶雄博士於去年下半年進行,過程中共訪問十一間五百人以下香港教會,合共廿四位教牧及長執。調查的重點是關心香港的領袖傳承問題。

呂慶雄博士指出,香港教會已進入另一次領袖交接期,但大部份受訪教會並沒有意識到傳承的重要性。有受訪教會知道其主任牧師快要退休,但卻沒有具體計劃及行動安排「如何」及「由誰」人接任。由於不同領袖於不同年代面對的挑戰不一,因此過去的經驗是否有助今日交棒接棒,實屬未知之數。

對於教會領袖傳承,大部份受訪教會並沒有傳承意識,也沒有具體計劃。然而,不少教會因為過去的人事衝突問題而影響對領袖的期 望,以及對傳承的看法。不同教會的組織體制及人事制度也對傳承有所影響,教牧突然離職固然有所影響,但以小組模式作牧養關懷的教會,受影響程度相對較少。另外,藉得一提的是,超過一半受訪教會提及「一對一」的領袖建立方法,有別於門訓或個人栽培等方式,這是師徒關係或生命師傅(mentoring)的領袖培育方式,藉得留意是否可以更全面發展。

基於以上觀察,劉忠明教授建議教會立即為「領袖傳承」起步培育未來的領袖。他指出,現時有關領袖傳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商業機構的總裁或主席等最高階層次領導崗位上,他們多認為由內部提升接班人較為合適。劉教授建議教會也可以積極考慮由內部領袖培育開始,為未來接班鋪路。他提出傳承計劃要及早開始,同時有全面的策略及制度的配合,如提出「升官圖」的概念,讓準接班人一步一步學習及汲取經驗。

除了交棒者及接棒者的準備外,還要考慮過渡期的安排及需要注意的地方,當中包括團隊磨合、期望管理及後備方案等。在交接過程中,選定了接棒者並不代表交接過程會如期計劃一樣實現,因期間也許會有失敗的情況出現,如接棒者不被接納或自己中途退出等等。

除了分析香港教會的傳承問題外,「證主」還請來已計劃退休的沙田浸信會主任梁廷益牧師分享他的個人經驗及部署安排。按沙田浸信會的人事制度,明年是梁牧師的安息年,這一年正好安排候任主任牧師署任一年,一年後梁牧師回來轉任顧問牧師,確保新舊領袖交接安排順利。事實上,這位候任主任牧師是沙浸自己的門訓產品,自初中開始梁牧師已認識這位弟兄,他接受神的呼召,完成神學課程後先在外會事奉,後來被邀請回沙浸任職。當梁牧師在2010年開始計劃交棒時便開始物識人選。

revleung2梁牧師指出,領袖建立由門訓開始,教會內部也有類似「升官圖」的概念,讓弟兄姊妹認知什麼是屬靈生命成長的階梯。教牧團隊也一樣,由區牧到主任牧師各級職都能清楚而透明。他更提出,主任牧師的「消失」,即指在退休後離開教會對接棒者的重要性,這是留下空間給他發揮領導才能,同時,也給他足夠時間成長。梁牧師說自己帶領和牧養了沙浸二十多年,下一代牧者也應該有最少十五年可以發揮及成長的時間。

沙浸的規模當然跟中小型堂會有些距離,但梁牧師憶述他剛到沙浸時,教會只有百多人,他便開始門訓,而教會日後的教牧及領袖,都是由門訓一代又一代地建立起來的。因此,他也鼓勵教會應由系統的門訓開始,預備未來的領袖。

最後,呂慶雄博士總結時指出,「領袖傳承」永不太早,只會太遲。鼓勵教會同工即時規劃,及早建立下一代領袖。「證主」也為教會領袖傳承提供資詢服務,請來資深教牧及學者作個別輔導跟進。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